“将D型网的金属边框开口方向逆着水流来向放入河底表面,用脚翻搅起金属边框前河底的石头,再用D型网网兜尽可能多地进行收集,藏在石头底下的底栖动物就会顺着江水进入网中。”距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呷拉乡数公里外,在雅砻江中游的水生态调查点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高欣向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跟组成员们讲解着调查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后称《评分细则》),将以2022年—2024年在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数据,确定考核基数,预计在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高欣和他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四川省河流和重庆市嘉陵江水生态监测采集和记录工作,为长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收集基础数据。
一踢一搅一收,生物样本夹杂着底泥和碎石被顺利地取上来后还需经过60目的不锈钢网筛过滤,进行初洗和筛选等流程。“有扁蜉,有钩虾。”高欣激动地说,“与秋冬季相比,春夏季江水里的底栖动物更丰富多样,这些‘小精灵’是江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对所在底质、水质、生境等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并且底栖动物处于食物网的中间环节,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被大范围的使用在江河水生态健康评价。”
高原上的水生态监测采样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实际困难重重。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点位的设置,考虑了调查区域的生境组成,并代表流域内主要水体水生态状况,采样点位要避开污染源的直接影响。因此,四川省内雅砻江和金沙江的监测点位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而且相对分散,相隔远的两个点位距离有300多公里,最近的也超过100公里,驾车把所有点位都采集到要行驶超8000公里的路程。
水生态监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克服天气、道路、高原反应等困难,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第一次来雅砻江的一个监测点位时,由于不熟悉路况,跟着点位的坐标导航,走着走着就没了路,最后只能边走边问当地老乡,从驻地开车到达监测点位就用了7个多小时,而且一路上伴有落石塌方,还未到达点位,轮胎就被磨损划破,监测小组只能现场更换备胎,然后继续前行完成当天监测任务。”高欣回忆起第一次来雅砻江采样时说道。
像高欣一样来到高原参与水生态监测工作的队员共有4位,他们对四川省内49个监测点和重庆市内3个监测点逐一采样,经历20余天连续工作,共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动物和着生藻类样本共156个。“没有这些样本,后期很难合理确定考核基准值。”高欣回想起一路以来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仍十分感慨。
“首先,我们应该根据给定的经纬度,通过专业的导航软件到达指定点位。其次,现场对生境进行研判,决定在多长河段范围内选用何种工具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监测。生境类型的确定需综合流速、水深、底质类型(泥沙、卵石、枯木、草丛等)等进行判断,不一样需选对合适采集工具。再次,现场对采集到的生物样品(定量、半定量、定性样品)进行‘无遗漏’地挑拣并复核。另外,还需通过专用手机APP对现场的生境、样品采集的类型和保存方式等进行记录。最后,打印样品标识码,清点样品并妥善保存。”高欣现场向记者介绍了如何科学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工作。
在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工作开展之初,我国就建设运行了共享共用的水生态监测评价数据平台,目前基本实现了任务下达、采样、现场监测、样品流转、实验室分析、监督检查、数据报送审核、状况评估等全过程的在线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水生态监测不仅有通信技术方法的加持,还有“操作指南”的保障。随着对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逐渐深入,对监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环保局就组织编制了《水生生物监测手册》,规范了生物监测方法、评价方法和分类技术等要求。为加强完善水生生物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质控方案(试行)》和《水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从采样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要点,规范内部质控和外部监督检查要求。
此外,监测人员的质控意识同样重要。高欣和记者说,为尽可能全面地监测到调查河段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证数据质量,工作组成员往往需要沿河岸带徒步走500米—1000米的距离,就为了监测到每种生境,为水生态考核基数确定提供客观的监测数据,也为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提供依据。
“以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展开的。近年来,我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总体水质由良好转为优。我们的工作重心也朝着‘三水’统筹、系统治理的方向发生转变,由于之前都没有水生态监测操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在听到要开展这项工作时就犯了难。”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监测队员邓宇告诉记者。
为解决地方监测人员的技术难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建成都市生态监测队伍,并举办了2023年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和水生态监测培训班,邀请高欣和他的团队开展水生态监测技术示范,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训,监测队伍人员两人一队跟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
“本次跟着中国环科院的专家团队进组学习,加深了对水生态监测方案及工作重点的理解,提升了对水生态监测基础知识的认知,提高了相关监测工作的现场调查、采样、质量控制等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邓宇说。
通过跟组协作不仅给成都市生态监测队伍带来了水生态监测技术,还为四川省水生态监测现场踏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四川省今后逐步优化细化监测方案,实现水生态监测常态化,提供了双重保障。
高欣和记者说,在监测过程中,跟地方环境监视测定部门的同事们多进行技术上的沟通交流,把一线的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给生态环境部门,对后续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重要意义。